南开大学元素有机重点实验室

EN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最新研究成果 > 正文

南开大学王晓晨课题组Angew:硼、钯接力催化实现吡啶C3位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

来源:化学加   发布时间:2023/07/06

导读

吡啶环广泛存在于药物、农药、配体和功能材料中,并且其中许多化合物具有手性结构。不对称CH键官能团化是将手性官能团连接到吡啶环上最直接的方法。当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C2位或C4位,C3位的不对称CH键官能团化研究一直缺少进展。亲电芳香取代反应和金属催化的CH键活化反应可以实现C3位官能团化,但是这些反应只能生成非手性或外消旋产物(图 1a)。


近年来,王晓晨课题组以及McNally、Studer、余达刚和林松等课题组采用了去芳构化再芳构化策略,在C3位实现了多种官能团化反应(J. Am. Chem. Soc. 2022, 144, 4810−4818; J. Am. Chem. Soc. 2022, 144, 14463–14470; Science 2022, 378,773–779; Science 2022, 378,779–785; Nature2023, 615, 67–72;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216894)(图1a)。近期,王晓晨课题组通过硼、Ir接力催化,实现了吡啶C3位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J. Am. Chem. Soc. 2023, 145, 11789–11797)。近日,王晓晨课题组又成功实现了硼、Pd接力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图 1c),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正文  
Pd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Tsuji-Trost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通过亲核试剂与原位生成的钯烯丙基络合物反应,可以高效、高选择性地构筑烯丙基取代的有机化合物(图 1b),而且,Pd催化体系与Ir催化体系具有互补的位置选择性(Pd: 亲核试剂进攻烯丙基络合物位阻较小的一侧vs. Ir:亲核试剂进攻烯丙基络合物位阻较大的一侧)。王晓晨课题组发现,通过硼、Pd接力催化,不但可以获得结构多样、高光学纯度的吡啶C3位烯丙基化产物,而且,三取代(R1, R2, R3 H)和非对称烯丙基酯(R1 R3)等高难度底物在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位置选择性(图 1c)。    

   
图1 吡啶C3位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    
该反应分三步进行:首先,在B(2,4,6-F3C6H2)3催化下,吡啶底物与频哪醇硼烷(HBpin)反应,生成二氢吡啶;随后,在手性钯催化剂作用下,二氢吡啶与原位生成的钯烯丙基络合物反应,得到烯丙基取代的二氢吡啶;最后,空气氧化得到目标产物。该反应适用于多个位置单取代和多取代吡啶以及喹啉、异喹啉、吡啶并噻吩、吡啶并呋喃等杂芳环化合物。此外,作者成功将该方法应用于修饰多种吡啶药物分子(图2)。    

   
图2 氮杂芳环化合物的适用范围    
作者随后考察了烯丙基酯类底物(图3)。3位苯基上含各种吸电子基和给电子基都可以兼容(4b‒4l);萘、呋喃、噻吩、吡啶取代和含有共轭双键及三键的烯丙基酯类底物也适用(4m‒4r)。该反应还可以兼容1,3-双烷基、1-乙基-3-苯基、1-正丁基-3-苯基和三取代的烯丙基酯类底物(4s‒4x)。    

undefined

   
图3 烯丙基酯的适用范围    
随后,作者通过控制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图4)。使用光学纯的底物(S)-2a和(R)-2a分别与底物1a反应以及监测产物3a和原料2a随反应时间变化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发现该反应经历动态动力学拆分过程。此外,在反应过程中监测到β‒H消除产物5的生成,研究表明,体系中会生成Pd‒H物种,Pd‒H物种可以与5发生迁移插入,重新得到钯烯丙基络合物。底物1a与(rac)-2a′(离去基团OAc在苄位)反应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氢吡啶中间体倾向于进攻烯丙基络合物位阻较小的一侧。作者还对反应中间体进行了分离和表征。    

图 4 反应机理研究    

总结

 
南开大学王晓晨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吡啶C3位不对称烯丙基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对于吡啶底物和烯丙基试剂具有非常广谱的兼容性。该研究体现了金属有机亲电试剂与去芳构化再芳构化策略结合的巨大潜力。  
博士毕业生田俊杰和博士后李瑞瑞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津市科技局的资助。  

文献详情:

Tian, Jun-Jie, Li, Rui-Rui, Tian, Gui-Xiu, Wang, Xiao-Chen. Enantioselective C3-Allylation of Pyridines via Tandem Borane and Palladium Catalysis. Angew. Chem. Int. Ed. 2023,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7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