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元素有机重点实验室

EN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正文

【南开新闻网】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授予南开大学何炳林、陈茹玉院士“杰出校友奖”

来源: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8/09/21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马超 摄影 任永华)9月19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校长迈克尔•麦克罗比率团来南开访问,向两位已经故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何炳林、陈茹玉夫妇颁发代表该校校友最高荣誉的“杰出校友奖”。颁奖典礼在南开大学省身楼举行。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出席典礼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陈军介绍了何炳林、陈茹玉院士爱国奋斗的一生以及为祖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何炳林、陈茹玉院士之子何振宇代父母领取了托马斯哈特班顿壁画奖章及证书。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李正名出席典礼。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磊主持典礼。

      典礼前,杨庆山会见了麦克罗比。杨庆山在会见中说,印第安纳大学是世界著名大学,有超过200年的历史,历史学、化学、物理、生物、计算机等学科十分强势,这些学科也是南开大学重点发展的学科,与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对接是南开发展战略,此次麦克罗比校长来访将会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推动南开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不断加速。

      典礼上,杨庆山说,何炳林、陈茹玉院士是印第安纳大学的杰出校友,更是南开人的榜样和中国科学家的骄傲。他们回国后任教于南开大学,长期致力于化学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工作,在教育事业和科学发展领域辛勤奋斗了一生,不仅为中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也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丰硕的成果,为中国教育和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大师,堪称中国当代科学家群体的杰出代表。他们今天荣获的这份表彰既是印第安纳大学对自己杰出校友的嘉奖,也是全体南开人的荣誉和两校交流合作的重要结晶。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忠诚的教育情怀、求真的科学品质、严谨的治学风范和家国天下的崇高精神,既是南开“公能”校训的传承光大,也是印第安纳大学“光明与真理”校训潜移默化的影响。何炳林、陈茹玉院士是深受大家尊敬和爱戴的前辈,他们的品质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杨庆山对南开师生提出几点希望:一是以何炳林、陈茹玉院士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立公增能,立足本职,认真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扎实学好专业本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二是接续南开与印第安纳大学友好交流的前缘,进一步加强两校的合作,积极推进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科对接、合作研究方面的务实合作,为建立两校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下基础;三是加快南开国际化办学的步伐,大力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以优异的成绩助力南开的“双一流”建设。

  麦克罗比在典礼上说,何炳林、陈茹玉院士是印第安纳大学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两位中国校友,为纪念他们为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所作出的所有贡献,经由印第安纳大学理事会授权,此次很荣幸将托马斯•哈特•班顿奖章颁发给他们。为表彰纪念杰出的校友,印第安纳大学设立了托马斯哈特班顿奖章,并于1986年首次颁发。该奖章为铜质,正面为著名的班顿壁画的一部分。该壁画现存于印第安纳大学的大礼堂。奖章的背面为印第安纳大学的印章。该印章象征着构成人类求知基础的志向与理想。

  麦克罗比说,印第安纳大学和中国、和南开大学都有比较深厚的渊源,有大批的中国籍印大校友回国效力且在政、商、学等各界取得了很大成就或成为领军人物。印第安纳大学的中国校友是印大精神的传承者之一,他们的成功也是印第安纳大学的成功。希望今后和南开大学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为彼此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平台。

  陈军介绍了何炳林、陈茹玉院士的生平事迹。何炳林1918年8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陈茹玉1919年9月24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他们1938年同时考取西南联大化学系,1946年结为伉俪,并一同来到南开大学任教。1948年赴美留学,于1952年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6年返回祖国,回到南开大学任教。1980年,他们凭借卓越前沿的学术成就,双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成为中国科学院屈指可数的伉俪院士。2005年,他们将多年积攒的各类奖金40万元设立奖学基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2007年7月4日,何炳林院士与世长辞。2012年3月11日,陈茹玉院士也驾鹤而去。何炳林、陈茹玉院士的一生共同经受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时代的变革,不变的是他们科学报国的愿望,是他们炽热如火、永不熄灭的爱国之情。

  何振宇代父母接过奖章和证书,深情地谈道,父母的一生,好学上进、不懈不怠,他们为国家教育科研事业倾注毕生心血,他们尽其一生完美诠释了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南开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以及印第安纳大学的做“专业、医学和技术教育的世界引领者”。父母的为人、做事的道理使我们做晚辈的永远享用不尽,印第安纳和南开两校校友及家属均诚挚希望两校强强联手,继续引领世界教育、科研领域的潮流。

  据了解,何炳林院士于1956年回国后,开展了对当时新中国的国家战略有重要意义的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仅用了两年时间,他就成功合成出当时世界上所有主要的离子交换树脂品种,并于1958年创建了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用于提取核燃料的交换树脂,为我国原子能工业的诞生和首颗原子弹的爆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使我校成为国际上能够生产微米级固相有机合成载体的两个生产基地之一。直到今天,离子交换树脂技术仍是我国高分子工业里唯一无须引进的技术,且在世界具有领先地位。何炳林院士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陈茹玉院士回国后选择有机磷化学和农药化学作为研究方向,来满足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农药的巨大需求。在当时艰苦环境下筹建“有机磷化学”“有机农药化学”两个研究室,开始了有机农药的研究,并很快合成了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和“马拉硫磷”。她领衔研制了我国第一个自主创制的农药新品种“除草剂一号”以及成功阻止当时小麦锈病大流行的“灭锈一号”。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农药的空白,也为我国遭受严重病虫害的农业挽回了巨大的损失。陈茹玉院士还非常重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创建了国家第一批重点学科、第一批博士点、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校党委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开爱国精神的肯定为强大动力,着力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导向,全力以赴把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化为南开大学的具体实践。我校也正在按照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有关部署,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编辑:韦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