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元素有机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刘天飞研究员邀请,复旦大学 曾小庆 教授访问重点实验室并于5月12日下午14:30在石先楼二楼学术报告厅做学术报告,详细信息如下:
报 告 人: 曾小庆 复旦大学化学系 教授、博导
报告题目:瞬态中间体的低温光谱探测与反应
报告时间:2025年5月12日(周一)下午14:30
报告地点:石先楼二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200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08-2013年先后在加拿大和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2019年在苏州大学工作,2020年加入复旦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研究方向为分子光谱与反应动力学。利用自主研制的超低温基质隔离光谱探测平台,针对在合成、催化、大气污染以及星际化学等复杂过程中的重要瞬态中间体物种(包括自由基),开展原位光谱探测、结构解析、谱学动力学测量、以及反应机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已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17篇)、Angew. Chem. Int. Ed.(18篇)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目前担任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化学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报告摘要:
瞬态中间体作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活性物种,其探测、结构和反应研究对于揭示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至关重要。由于瞬态中间体具有活性高、寿命短等特点,使得难以采用常规表征手段对其开展实验研究,其相关信息往往需要借助于理论计算。为此,我们自主研制了基于低温基质隔离技术的原位低温红外、紫外可见、电子顺磁共振等多谱学表征装置,结合“激光光解-原位复合”等策略,实现了多类瞬态中间体的直接光谱探测、表征以及基元反应的原位跟踪,发现新反应、新机理。目前所涉及的瞬态中间体主要包括典型的有机反应中间体、亚稳态分子、自由基、预反应复合物、中性分子团簇等,揭示了瞬态中间体新颖的几何与电子结构,实现了低能垒反应动力学的精准测量,实现对瞬态物种光化学反应的精确调控。